
西电设社区党委聚焦居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,以社区“绘”文化为纽带,以“汇聚”“荟萃”“惠民”“智慧”为理念,统筹发挥社区、社会力量、居民群众主体作用,建设“红色聚力坊”党建品牌,打造便面服务、养老托幼、议事协调等功能于一体的“呼立行”心诚服务共同体,创建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的社区标杆,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1、汇聚合力,打造红色议事苑
利用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搭建红色议事苑平台,成立由党组织代表、居委会代表、居民群众代表、专业人士、社会组织、有威望的老同志等多方参与“6+X”“参与型”理事会协商治理模式,定期组织召开议事会商议社区治理重要事宜。依托“红色议事会”平台,每年开展主题党日、共驻共建商讨会、居民代表会议等不少于12次。通过阵地共用、资源共享、活动共办,发挥社区、驻地单位、物业公司、社会组织联动效应,汇聚社区治理合力。今年以来,社区已累计组织召开“红色议事会”5次,商讨解决院落环境治理、三供一业移交遗留问题、物管会成立等重大问题。
2、群英荟萃,建立“红乐汇”俱乐部
依托“聚荟沙龙”这一载体,结合社区爱乐合唱团、枫叶合唱团、快乐舞蹈队、书画协会、电花诗社、金花团队、太极协会、乒乓球协会、摄影协会9个社会组织的需求,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时,优先为社会组织设计开展相关的娱乐活动,建立“红乐汇”俱乐部娱乐平台,将社区居民群众聚在一起,每月定期开展茶话会、文艺汇演、运动会等主题活动,为居民群众带来休闲放松的文化服务,实现社区老党员带动社区老年人“老有所乐”的服务目标。
3、惠民服务,创办“红管家”服务社
为民服务全覆盖。强化网格化治理,将社区划分为2个网格党支部,下设7个院落网格,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,密切联系网格中的驻地单位和居民,及时发现、解决网格内大小矛盾纠纷13起。精心开展便民服务。依托胡家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,针对院落老年人多的特点,为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、全日制托管、心理疏导等养老服务。目前,已组织开展义诊3次、养生讲座5次,全天候照顾5名托管老人。“ππ爱”引领志愿服务。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思路,因地因需制宜打造“先锋π”党员志愿者、”老兵π”退伍军人志愿者、”阳光π”青少年志愿者、“科普π”科普宣传志愿者及“联防π”安保志愿者5支志愿者服务团队,常态化开展生态环保科普宣传、慰问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。
4、智慧社区,开展“红领巾”加油站
利用微信公众号、微信群、社区LED和多媒体活动室等平台为居民提供安全、高效、便捷的智慧化服务。社区已经建立了覆盖社团组织、各楼栋、民情员、党支部及老龄、计生等便民服务微信群,通过不同的微信群及时宣传民生政策。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号平台,设立网上图书馆、社区便民、疫苗预约等便民服务板块,让居民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,掌握最新的计生、民政等政策,了解地区周边服务设施、社区活动和办事流程,享受网上预约业务办理、在线咨询、地址导航等服务。此外,社区还在一楼大厅设置图书角,为居民群众学习、交流、议事、活动提供平台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