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恒基·碧翠锦华小区居民罗阿姨拿着新获得的车位号牌喜笑颜开:“这次终于摇上号了,我的车有地方停啦!”这温馨一幕,是碧翠锦华社区破解停车难题取得实效的生动缩影。
找准“痛点”
随着社区内私家车保有量持续攀升,车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地面车位“一位难求”导致消防通道被占、绿化带遭碾压,邻里间因争抢车位引发的口角频发,无序停放车辆让社区环境杂乱不堪……这些景象不仅影响居民生活品质,更威胁社区安全。
面对这个“老大难”问题,社区通过“三个一”工作法打开局面:“一双脚板”走遍社区,10余次实地勘察摸清车位底数;“一张问卷”问需于民,收集500余户居民的真实诉求;“一场会议”凝聚共识,先后召开多轮协商会,搭建圆桌平台让多方坦诚对话。
攻破“难点”
4月11日,社区召集街道相关科室、物业公司、居民代表等召开“网格圆桌会”,围绕地面停车位规划、停车规则制定等议题,集思广益,商讨问题最优解。
会上,居民代表踊跃发言:“我觉得与其抢车位,不如从根本上想想如何规范车位使用。”“很多能停车的地方,都被电动车占用了,我认为应该明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区域。”现场汇集意见建议后,各方达成共识:由物业公司和车位产权方负责重新测绘社区空间,规划地面车位布局,通过“微改造”新增地面停车位324个,每半年邀请居民代表监督“阳光摇号”,确保公平分配。制定《文明停车公约》,规范停车秩序,明确车辆停放时间、停放区域等细则。对于违规停车行为,由物业公司安保人员进行劝阻,并电话告知车主尽快挪车。
治理“蝶变”
如今的碧翠锦华社区,停车线整齐划一,消防通道畅通无阻,邻里见面笑脸相迎。数据显示,自停车问题解决以来,投诉量同比下降60%,车位满意度达80%。更可喜的是,这场停车治理攻坚战催生出“溢出效应”——通过议事协商培养出20余名社区治理骨干,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显著提升。
下一步,社区将依托“网格圆桌会”长效机制,在电梯维护、垃圾分类、便民服务等更多领域推广“党建引领+多元共治”模式,让为民办实事的答卷越写越精彩。

